歡迎訪問陜西春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致力于為您提供專業的節水灌溉服務
作物吸收營養可以用兩張“嘴巴”來完成,一是根系,二是葉片。根是“大嘴巴”,葉片是“小嘴巴”。大量的營養元素是通過根系吸收的。葉面噴肥只能起到補充作用。施到土壤中的肥料怎樣才能被送到作物的“嘴巴”里呢?那就是肥料必須溶解后才能被送到作物的“嘴巴”里,不溶解的肥料作物是“吃不到”的,等于白施。也就是說,根是作物的“嘴”,水是肥料的“腿”,如果沒有“腿”,肥料是不會“走入”作物的嘴巴里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全自動灌溉根據作物需肥需水規律和數量將肥料溶入到水中,定時定量直接輸送到作物根系最集中的土壤區域,全自動灌溉設備隨時將水分連同養分直接送到作物的“嘴”里,使作物渴了就喝、餓了就吃;還可以減少因揮發、淋洗而造成的水肥浪費,從而大大提高水肥的利用率。
全自動灌溉據作物需水要求,適時適量地灌水,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對土壤墑情和灌區輸配水系統的水情進行監測、數據采集和計算機處理,可以科學有效地控制土壤水分含量,進行合理調度,做到計劃用水、優化配水,以達到既節水又增產的目的。同時,要重視和加強節水管理,改變目前農業用水水價過低、不利于節水的狀況,實行按成本收費、超計劃用水加價等政策。全自動灌溉設備要建立健全節水管理組織和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完善節水管理規章制度。
根據水稻不同生育期對水分的不同需求進行“薄、淺、濕、曬”的控制灌溉,全自動灌溉既節約用水,又有利于農作物生長,改變了以往水稻大水漫灌、串灌的舊習慣。它不需增加工程投資,只要按照節水灌溉制度灌水即可?!氨?、淺、濕、曬”(薄水插秧、淺水育秧、分蘗前期濕潤、分蘗后期曬田)、“旱育稀植”(旱育旱栽,稀植,適當補水)等技術均屬這一范疇,近年已在廣西、吉林等10多個省、自治區大面積推廣。一般每畝可節水100m3,增產稻谷25kg,效益顯著。水稻節水灌溉技術已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應在水稻區大力推廣。江蘇、上海、浙江等經濟條件好的地區采用鋪設暗管系統進行控制灌溉和田間排水,全自動灌溉有利于節水、節肥和作物生長,為實現高產、高效、優質農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用地膜覆蓋田間的壟溝底部,引入的灌溉水從地膜上面流過,并通過膜上小孔滲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進行灌溉,這種方法稱作膜上灌,全自動灌溉在新疆等地已大面積推廣。采用膜上灌,深層滲漏和蒸發損失少,節水顯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礎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費用,并能起到對土壤增溫和保墑作用。在干旱地區可將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過膜上小孔進行灌溉,這稱作膜下灌。這種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優點,又具有地膜覆蓋的優點,全自動灌溉節水增產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