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陜西春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致力于為您提供專業的節水灌溉服務
在我國,由于獨特的地理環境及氣候,降雨時空分布不均,農業生產對水的依賴性很強,節水灌溉工程有水才能做到穩產高產。目前,我國灌溉用水量的比例在經歷明顯的下降過程后,呈穩定態勢,但從長遠看,隨著工業,城市,生活,生態用水的不斷增加,由于新增加水資源的開發潛力越來越小,開發代價越來越大,因此乃將有一部分灌溉用水轉為其他行業用水。目前,農業用水占全國總有用水量的70%,由于受工程配套狀況和管理水平所限,灌溉用水效率僅有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對策之一。如何通過各種節水措施,節水灌溉工程有效地提高灌溉水資源的使用效率是發展農業節水的根本任務。
控制溫度和濕度。傳統溝灌的大棚,一次灌水量大,地表長時間保持濕潤,不但棚溫、地溫降低太快,回升較慢,且蒸發量加大,室內濕度太高,易導致蔬菜或花卉病蟲害發生。因滴灌屬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頭均勻緩慢地向根系土壤層供水,節水灌溉對地溫的保持、回升,減少水分蒸發,降低室內濕度等均具有明顯的效果。采用膜下滴灌,即把滴灌管(帶)布置在膜下,效果更佳。另外滴灌由于操作方便,可實行高頻灌溉,且出流孔很小,流速緩慢,每次灌水時間比較長,土壤水分變化幅度小,故可控制根區內土壤能夠長時間保持在接近于最適合蔬菜、花卉等生長的濕度。由于控制了室內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節水灌溉可明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進而又可減少農藥的用量。
隨著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劇,各國都十分重視發展節水型農業。發達國家除普遍采用噴灌、微灌等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外,節水灌溉工程還應用先進的自動化控制技術實施精確灌溉,以作物實際需水為依據,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提高灌溉精準度,實施合理的灌溉制度,提高水的利用率。智能自動化控制灌溉能夠提高灌溉管理水平,改變人為操作的隨意性,同時智能控制灌溉能夠減少灌溉用工,降低管理成本,顯著提高效益。因此,推廣實施自動化控制灌溉,改變目前普遍存在的粗放灌水方式,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節水灌溉是有效解決灌溉節水問題的必要措施之一。
這項技術的優點是灌溉施肥的肥效快,養分利用率提高。節水灌溉可以避免肥料施在較干的表土層易引起的揮發損失、溶解慢,最終肥效發揮慢的問題;尤其避免了銨態和尿素態氮肥施在地表揮發損失的問題,既節約氮肥又有利于環境保護。所以水肥一體化技術使肥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據華南農業大學張承林教授研究,灌溉施肥體系比常規施肥節省肥料50%~70%;同時,大大降低了設施蔬菜和果園中因過量施肥而造成的水體污染問題。由于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人為定量調控,節水灌溉工程滿足作物在關健生育期“吃飽喝足”的需要,杜絕了任何缺素癥狀,因而在生產上可達到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均良好的目標。
節水灌溉工程滴灌設備包括:管上滴頭,滴灌帶,滴灌管。滴灌帶有連續貼片式、邊縫式、雙壁式、內鑲片式。滴灌管分內鑲片式及內鑲柱狀式。滴灌灌水器還分非壓力補償及壓力補償式。滴灌設備主要應用于寬行、高經濟價值的作物如果樹、棉花、土豆、蔬菜、苗圃、溫室作物等的灌溉上,林業種樹及及園林喬、灌木、花卉等植物的灌溉上。節水灌溉工程滴灌技術可節水、節工、節肥、高產、優質。滴灌系統必須過濾,并配施肥裝置。
我國農村傳統的灌溉為大水漫灌,施肥方法主要是經驗施肥,沒有充分考慮到土壤本身養分養況和農作物生長所需養分,往往大部分肥料隨著大水而流失,造成了投入高,產量低,農產品品質下降,節水灌溉效益下降。更為嚴重的是,長期的大水漫灌及施肥造成了土壤結構被破壞,土地板結,環境污染,嚴重阻礙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耕地面積不到世界的1/10,但氮肥和磷肥用量卻分別為世界總用量的30%和26%,在單產相近的情況下,氮、磷肥用量分別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5倍和1.86倍;農業污染量已占全國總污染量的1/3~1/2。造成農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化肥、農藥、農膜等的污染,這些污染不僅影響農產品的生產環境,同時也造成農業資源的極大浪費。節水灌溉工程科學有效地開發、保護、利用農業資源是21世紀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