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陜西春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致力于為您提供專業的節水灌溉服務
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安新縣大溵古淀花海公園項目水肥一體化配套工程
建設單位:安新縣政府
建設地點:龍化鄉,寨里鄉,大王鎮,劉李莊;
資金籌措:一是在基礎設施配套費用中明確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平衡生態建設及養護費用,二是爭取國家準備林政策支持,獎補新區造林工程,三是積極爭取各級財政政策支持,將新區政府投資造林綠化資金納入財政預算投資計劃,提高補貼標準,四是通過設立綠色產業發展基金和綠色公益基金籌集資金支持造林。
項目預期效益:該項目的實施可起到省水、省肥、省工、增產的預期效益,且可有效減少化肥使用對環境的污染。
項目建設背景
雄安新區位于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境內,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規劃范圍涵蓋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等3個小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對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區域實行托管。
雄安新區規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
雄安新區位于太行山東麓、冀中平原中部、南拒馬河下游南岸,在大清河水系沖積扇上,屬太行山麓平原向沖積平原的過渡帶。全境西北較高,東南略低,海拔標高7-19米,自然縱坡千分之一左右,為緩傾平原,土層深厚,地形開闊,植被覆蓋率很低,境內有多處古河道。
氣候特征雄安新區境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1.7℃,最-高月(月)平均氣溫26℃,最-低月(1月)平均氣溫—4.9℃;年日照2685小時,年平均降雨量551.5毫米,6至9月份占80%。無霜期185天左右。
雄安新區內林地盛產蕨菜、木耳、松籽、榛子等上百種山產品,以及人參、天麻、五味子、大力子等500多種野生中藥材,雄縣半山區的三棱草、狗尾草、山榆枝、柳條等資源年供應量達80萬噸。白洋淀水生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棲動物、魚類和水生植物。其中浮游藻類92屬,底棲動物35種,水生束管植物16科34種,魚類17科54種。同時有鳥類19科26種,形成了良好的食物鏈結構,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水產品基地。雄安新區以栽植周期短、見效快的苗木、花卉、中藥材、牧草等為主。
根據《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相關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雄安新區植樹造林工作的相關工作部署,明確要求2019年完成植樹造林20萬畝。目前已基本完成植樹造林春季部分約6.8萬畝,計劃秋季啟動13.8萬畝植樹造林項目(包括安新縣負責實施的2.3萬畝大溵古淀花海公園建設)
一、項目范圍
本項目包括容城縣東北部的游憩林建設,主要位于八于鄉、晾馬臺鄉;新區西南部、東南部、西北部環新區生態林建設,主要位于容城縣南張鎮,安新縣寨里鄉、蘆莊鄉、龍化鄉;榮烏高速、津保高鐵、溫白快速路雄縣、容城段,雄縣文昌大街、保靜公路,安新縣旅游東路兩側道路廊道生態林建設;大清河、白溝引河、萍河兩側河流廊道生態林建設,主要位于容城縣平王鄉、小里鎮,雄縣龍灣鎮、朱各莊鎮。
二、工作目標
(一)突出打造道路、鐵路、河道生態廊道景觀重點加強公路、鐵路、河流等廊道生態林建設,構建藍綠交織的生態景觀空間。根據《河北(2018—2035年)》,榮烏高速公路兩側按照單側200米寬度建設,形成以防護隔離、降塵納污為主要功能的綠化空間,呈現連綠成網的道路景觀視覺通廊,長度約21公里;津保鐵路兩側按照單側100米寬度建設,采用純林與混交林相結合的種植方式,實現防護與景觀功能的融合,打造季相豐富的鐵路景觀廊道,長度約33公里;大清河、白溝引河、萍河等河流兩側按照單側200米寬度建設,構建涵蓋防護、保育、休閑、游憩等多功能復合的生態廊道,長度約24公里。
(二)充分發揮三縣地緣優勢作用。結合三縣“三城同創”活動,充分發揮三縣地緣優勢作用,秋季植樹造林中約5萬畝由三縣負責實施。其中雄縣主要負責實施約2萬畝榮烏高速、津保高鐵沿線、334省道縣城段、文昌大街西延段和溫白路(雄縣段)的廊道生態林建設;容城縣主要負責實施約1萬畝環新區綠化帶的西北部分和溫白路(容城段)的廊道生態林建設;安新縣主要負責約1.8萬畝環新區綠化帶的西部和南部和0.2萬畝安新縣旅游東路兩側道路廊道。
(三)加強市場化綠化的探索與實踐實踐雄安集團生態建設公司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引入綜合實力強、技術先進、行業領先的國內外企業進行市場化綠化,擬選取新區東南部龍灣鎮東側區域約2萬畝戰略預留區和南側約0.6萬畝規劃林地,可整體或分標段建設,根據新區相關規劃要求,確定造林綠化區域建設內容及相關要求,給予社會投資人10年左右運營期。以栽植周期短、見效快的苗木、花卉、中藥材、牧草等為主。運營期間,經批準同意可以建設部分臨時性建筑,禁止配套開發用地。運營期結束后,社會投資人將無償向新區移交全部地上附著物及配套設施。如戰略預留區提前使用,須提前終止項目解除合同,新區管委會按照每畝1500元青苗補償費標準一次性給予社會投資人。
(四)統籌實施統籌實施游憩林游憩林和環淀生態林和環淀生態林雄安集團生態建設公司將結合新區公園體系建設,按照“整體設計、分期實施”的原則建設實施公園游憩林。加強成本控制,采用較小規格苗木造林。結合遠期景觀需求,2019年完成約3.5萬畝微地形建設和苗木栽植工作,其中晾馬臺郊野游憩林約0.3萬畝、南拒馬濕地游憩林約1.8萬畝、雄安生態公園游憩林約1.4萬畝,資金來源為政府投資。環淀生態林約0.4萬畝,由雄安集團生態建設公司負責實施,資金來源為政府投資。
項目建設地點
本項目建設地點位于龍化鄉,寨里鄉,大王鎮,劉李莊,建設場地為耕地集中,地塊規整,適合轉規整后發展現代規模農業,適合建設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發展現代農業。